作为郑州、河南一张闪亮的“一带一路”名片,4年时间,中欧(郑州)班列已开行1000列,每周8去8回常态化运行,在国内20多条中欧班列线路中,**实现往返均衡对开,去程、回程满载率**,综合运营能力领跑全国。
省政协委员李远分析说,目前中欧(郑州)班列出港货物中转港货源占比在80%以上,本省或中原城市群的货源仅占比18%~20%。而在本区域230多种的货物品类里,拳头产品少,单品货物的附加值较低。随着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的日渐增多,国内货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直接抬高了运输成本。
李远认为,用市场化的手段不断提高中欧(郑州)班列的开行品质,不仅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应引线搭桥,鼓励本土货品走出去;做好转港货物在中原城市群落地生产工作;认真做好返回货物中下游产业链的孵化培育工作,提高 **郑 在国内的影响力。”
李远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中欧班列开行补贴办法,并制定出班列开行国家补贴的推出时间表,逐步用市场化手段提升班列开行品质。
河南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常态,农业“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交流不断增强,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致公党界别的省政协委员认为,我省农业在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出口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规模有待提升;走出去的涉农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投资分散,层次不高;缺乏对“一带一路”农业对外合作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