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引起的美食记忆

2018-07-03来源 : 互联网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使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走进了大众的视线,他的美食随笔《至味在人间》在新书排行榜上飘了许久之后,我终于没能抵住诱惑收了一本。整本书读下来,欲罢不能,感受到的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尤其是《干瘪味蕾记忆》一文,陈导回忆了自己读大学时关于吃的一系列往事,其中同学凑*打牙祭、在宿舍煮方便面等等场面更是无比亲切,让我不由浮起了读书时对于吃的各种记忆。

读书的时候在大西南,当地饮食偏辣,对那些无辣不欢的同学们来说天天是狂欢,对我这个一吃辣就上*的人便成了煎熬。从*初混迹食堂勉强凑合,到后来实在不忍委屈自己的肚子向学校周边扩展,大概只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几个当地的同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觅食向导。

常去的一家是学校门口天桥旁的米粉店,尤其是冬天,习惯了在暖气下过冬的我们从未经历过连绵阴雨天的阵势,冻得瑟瑟发抖的几乎都是北方人,下课之后去吃一碗热乎乎的砂锅粉成了一呼百应的事儿。常吃的脆哨粉,就是米粉煮好之后,加了猪肉油炸后剩下的油渣,这家店里的脆哨酥脆咸香,与食堂水煮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配着细细的米粉和酸爽的莲花白咸菜,再加几颗花生米,几乎成了我们午饭的标配,慰藉了被导师紧绷的神经和空空的肚肠。以至于后来吃到当地**的“花溪牛肉粉”,也觉得少了几番滋味。

文中陈导感慨道:“拮据的年代,干瘪的味蕾,残酷的暴饮暴食渴望……”,虽然我还没有到“梦境里永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食物”的境地,但是“有了*,自己空洞的胃就会得到一些安抚”这个真理,我们早早就意识到了。课余大家都寻了家教等差事,晚上如果回校太晚,就直接去了学校西门对面的串串店。

店铺里小的只能靠墙放下一张桌子,煮串串的柜车就横在门口,旁边零散放着十来个小塑料凳,用的是方便筷子和套着塑料袋的盘子,自己调蘸水。八九点钟这个城市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一般就是我和同学两个人横坐在柜车前,一排有七八个小档,共两排,里面煮着竹签子串好的荤素各色菜,任君选择,*后数签子结账。我*喜欢的还是猪肚和板筋,配着青菜和米饭,吃饱了心满意足慢慢溜达回去,这**就结束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