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作为投融资活动的重要模式,造假问题也开始冒头。创业者的项目造假不得不引起投资者警惕。那么,投资人如何才能不被造假蒙蔽呢?
项目方铁了心要造假将项目“整容”,众筹投资人非要等到生的“孩子”不漂亮,甚至生不出孩子才大呼上了当?而往往是那些并不完美的创业者和项目,或许才能真正与投资人找到结合点和默契,共同孵化出优质的企业。
警惕众筹项目造假
日前,京东的一个名为“定造生活”的众筹项目被扒了个一丝不挂:“定造生活”是品西团队在2014年10月开发的项目,随后更名了多次,并于今年重新包装成为上海羽扇的试运营的项目。改头换面后,该项目开始在京东众筹平台上发起众筹项目,把之前积累的8个月的运营数据包装成为试运营3周的成绩,试图获取众筹融资。
该项目数据中的一些问题一经曝光,在众筹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投资人试图与该项目创始人进行联系沟通,但是截至发稿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据悉,多位该项目投资人已经撤单或正在考虑撤单。
该事件不得不引起投资人思考,众筹项目何以明目张胆地造假,还有多少创业项目或多或少的在各项数据中“掺水”甚至将项目“整容”。
赛富基金创始首席合伙人阎焱日前公开表示,互联网行业现在出现大规模说假话情况,做投资人2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前一个现实情况是,不少投资人曾呼吁大家说真话,如今整个互联网行业风向还是大家都在说假话,且假话越说越大。”阎焱称。
游侠汽车被指抄袭、一亩田被曝数据造假、饿了么被质疑融资夸大……项目方在数据方面造假已经到了越发明目张胆的地步。
具体来说,包括众筹项目在内的创业项目容易出现造假情况的环节主要包括:第一,融资额。例如,融资融到的是人民币,对外则宣称融到的是同等数值美元;第二,运营数据。项目方容易在点击率、用户数、用户数转化率等运营数据方面全面掺水和造假;第三,产品和设计。产品跳票问题频发,质量差。同时抄袭、山寨之风泛滥;第四,创始人团队。对于创始人过度粉饰美化,伪造假学历假经历者层出不穷。
项目造假底线为何一再突破?
这个答案或许非常简单,项目真实的样子太难看。
政策不断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倾斜。政策从项目审批、资金扶持、创业补助等方面全方位实行一路绿灯,扶持帮助并有效带动大众实现创新创业。大量的社会资本也开始向创投行业涌入,创业一片繁荣的景象。社会创业投资的热情被充分点燃后,却变得浮躁,泡沫也由此产生。越来越多的没有经验和阅历的创业者,越来越多非合格的投资人开始聚集。
不必纠结于先有投资人的盲目还是先有项目方的浮躁从而导致的泡沫了。总之,在上一个阶段,创业行业泡沫整体起来后,很多项目的真实面貌已经没法以真面目示人,否则在众多创业项目造假普遍,估值畸高的大环境下完全得不到投资人的青睐。因此,项目方为了迎合投资人,主动或者被动地将项目粉饰。而投资人过于盲目和追逐投资热点,害怕错失投资机会,很多人无视不合理的估值和各项数据。且创业企业并非上市公司,本就不存在向公众披露信息的义务,项目严重不透明,因而项目方才能够换个马甲就不被人认识,并且“大刀阔斧”地整容却并不被发觉。
而现阶段,资本寒冬的说法又被吹上天。创投圈刚还在“资本不景气,创业企业将大量死亡”的消极哀叹,转身就又打起了“估值会更趋于理性,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将迎来更适合的机遇期”的十足精神。理性的投资虽然给行业降温,戳破泡沫,但是创业者毕竟不会甘心冻死在寒冬,造假仍然可能会成为一些素颜太难看的企业粉饰自己的手段,继续融到过冬的资金投入。
投资人如何才能不被造假蒙蔽?
投资和找对象一样。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牢记的是:
第一,投资众筹项目应该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在“定造生活”可能造假的这个案例中,媒体尚且能够发现项目的诸多猫腻,而本应比媒体更加专业的投资人,更不应该被对项目信息随意的修修补补藏藏掖掖就蒙蔽双眼。投资人对于项目的方方面面应该做足功课。尤其要对各项数据、融资额度、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点和创始人团队情况等容易出现造假行为的环节充分考察调研,掌握真实的情况。
第二,接受项目和创始人的不完美。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美女,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众筹的项目也是一样。创业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成功。那些看似过于完美的项目和创始人往往不真实,靠造假不可能打造优质的项目,最终影响的是投资人的股份顺利退出了结。而那些并不完美的创业者和项目,或许才能真正与投资人找到结合点和默契,共同孵化出优质的企业。
第三,一些“看上去很美”的行业,现阶段需要谨慎投资。
具体来说,这一波创业潮,最先坠落的是原来最炙手可热的O2O行业。O2O行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以“烧钱”为手段,其初期的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的烧钱疯狂补贴。对资本的高依附性在资本寒冬来临之时难以为继,开始大规模死亡。而众筹项目中,O2O项目数量众多,也曾风生水起,而现阶段O2O行业迎来颓势,互联网巨头入局,同时美团大众点评等巨头开始抱团过冬。留给一些O2O众筹项目生存的空间将相当有限。
同时,对手机行业近期的投资也应保持谨慎。近期,索尼、黑莓、HTC等知名手机厂商相继宣布如果不盈利的状况持续,或将放弃手机业务。微软手机铩羽而归,而苹果、小米虽然手机事业现阶段仍然还是风生水起,但是却已经在寻求未来PC的方向。毕竟在IOS和Android为代表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始终没有突破。国产手机的一些供应商也开始相继出现破产、跑路的情况。手机行业众筹项目也不在少数,此时投资该行业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
另外,智能硬件行业前景难测。一方面,由于缺乏巨头进场,缺少用户的精准定位,国内的智能硬件行业已经成为复制、山寨的代言,并存在众筹的智能硬件项目产能不足、产品跳票、质量缺陷、同质化的行业性问题。但具体垂直领域中,却开始酝酿巨大机遇。例如一些围绕健康、医疗、家居方面的智能硬件行业由于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较大的需求和上下游产业链,或将成为智能硬件行业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