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本市中心城区*批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划定路段包括复康路、吴家窑大街、围堤道等共41公里,每日7:00—9:00、16:00—19:00(法定节假日除外)为公交专用时段。涉及公交中途站50对(100个),经过公交线路130余条。
半年过去了,这41公里划着黄色虚线、固定时段的“公交专属”,给公交车助力了吗?大家给它怎样的“使用评价”?公交优先的路应该走向何处?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实地采访。
[记者体验之一]
公交专用道 带来三大优点
1、优点
专用时段内提速
*少8% *多30%
95路公交车是本市目前使用公交专用道*多的一条线路。线路东至柳林,西至王顶堤北,途经复兴门、儿童医院、佟楼等站点,线路单程约15公里。据了解,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前,95路运营速度不足12公里/小时。
记者分别在平峰时段以及早、晚高峰时段乘该线路公交车,观测其行驶情况,并测算其运营时速,制成右侧表格(乘客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所取数值均为大约值)。
依据右侧表格,相较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前不足12公里/小时的运营速度,公交专用时段内,速度*少提高约8%,*多提高约30%。
记者采访了解到,局部路段时速提高明显,特别是在公交专用道基本贯通的复康路八里台站、手表厂站、天津图书馆站之间。经地图网站测算,这三站间距离约1公里,加上乘客上下车的时间,10月20日(周一)早高峰时段,这三站间用时约2分钟(8:17—8:19),10月17日(周五)晚高峰时段,这三站间用时约3分钟(18:36—18:39)。
2、优点
运营速度提高
带动提升正点率
运营速度提升了,也带动了公交车的正点率。某公交线路副队长向记者介绍,5月1日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之前,每天每个司机跑四圈的作业计划有时无法完成,“堵车堵得厉害啊,实在没辙,就得‘掉’一圈,变成三圈。这样一来,车次肯定也下来了。不过有公交专用道之后这种情况减少了,作业计划也基本能够完成。”
3、优点
法律法规
**公交车路权
据了解,如“机动车违规使用专用车道”,将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7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处以200元罚款不计分的处罚。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电子警察将抓拍占道行为。
在南开区某公交线路总站,一位正在休息的公交车司机对记者说:“我个人感觉,现在社会车的驾驶员还是比较自觉,至少我遇上占用公交专用道的很少。”说起原因,这位公交车司机觉得不只是因为违规占道会有“200元罚款不计分”的处罚,关键还在于路权,“在公交专用时段,公交车优先,一旦在公交专用道里出现刮蹭、挤、抹等事故,社会车要负全责的。”
公交专用道还需完善的三个方面
1、方面
不连贯,车速时快时慢,传统堵点举步维艰
在公交车专用道较为连贯的大沽南路,记者发现,专用道接近路口时就变为普通车道,通过路口后继续**为专用道。有7年驾龄的公交车司机周师傅说:“公交专用道好比灌香肠,一段儿一段儿的,不连贯。接近路口时就没了,可大部分堵车恰恰都发生在路口。一旦到了这些‘空白处’,公交车和社会车混行、*道,就容易出现拥堵。”
公交车司机马师傅也认同公交专用道不连贯的问题。马师傅认为,除了路口,那些*乱、*堵的地方,如果没有公交专用道,依然很难走。他以自己所在的公交线路举例:“儿童医院附近,上行、下行都很乱。要是有公交专用道该多好!”另一位司机补充说:“就是儿童医院、友谊路、贵州路这一趟,人多、车多,*不好走,可是这些地方都没有公交专用道。”
记者多次乘坐公交车途经上述地点,高峰时段中环线上友谊路站、儿童医院站、佟楼站之间,行车速度缓慢,还有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来回穿梭。在这些“传统堵点”,车辆“举步维艰”的情况屡有发生。
经地图网站测算,三站间约1.5公里,记者测算,10月20日(周一)早高峰时段约17分钟(7:55-8:12)。10月17日(周五)晚高峰时段约20分钟(18:10-18:30)。
据了解,此次公交专用道划定条件之一是“具备单向三车道(含三车道)以上”。因此,单向两车道的小马路目前没有公交专用道。公交车司机黄师傅介绍,在实际运行中,一些靠近居民区的小马路也是比较容易拥堵。10月20日(周一)早高峰时段记者乘公交车至迎水道与苑东路交口附近,车辆行驶开始缓慢。从这里的迎水西里站到下一站王顶堤桥站,约500米的距离,用时约5分钟。
2、方面
公交车、社会车并道均难,容易出危险
目前公交专用道多数没有划到路口处。在公交专用道遇有右转道时,直行的公交车需向左并至直行道。相反,欲右转的社会车,要在公交专用道的黄色虚线截止后,才能在白色虚线处并至右转道。
“右边的公交车想往左并,左边的社会车想往右并。这简直是‘X形’的困惑啊!”一位小轿车司机不无黑色幽默地对记者说。
记者走访发现,在大沽南路与解放南路交口、复康路与白堤路交口等地点,都存在上述类似情况。
10月23日记者来到大沽南路由西向东方向尖山宿舍站,该附近的公交专用道,接近路口时就变为了右转专用车道。据站牌显示,在此站停靠的公交车有529路、631路、677路等11个线路,其中7个线路要在前方路口处并道直行。
记者掐表计算,晚6点30分开始,3分钟内先后有855路、95路、908路、观光1路4辆公交车出站后向左并直行道。公交车与川流不息的社会车相互干扰。绿灯亮了,直行的车流不断,欲并进直行道的95路,只能停车等待。*终因一辆银色轿车的“妥协”才得以并道成功。
社会车在这里并右转道也不容易。在此处,公交专用道的黄色虚线截止后,紧接着是可以并道的白色虚线,记者步测虚线长约40米。随后是一直延伸到路口处不可轧越的白色实线,步测长约45米。“拿本儿”不久的女司机雪宁无奈地说:“我开车技术不好,一般都提前上右转道,可现在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期不能占,就得一直往前开,到白色虚线再并道,那会儿就已经快到路口了,白色虚线不很长,实线还不能轧。在这等半天是常有的事儿。”
公交车、社会车为并道而僵持不下,不仅耽误了行车时间,无形中也增加了事故几率。公交车司机周师傅说:“走专用道节省的时间,在并道上又耽误回去了。我们并道时,小车经常不让行,为了避免剐蹭,就得特小心。”
3、方面
公交专用道、社会车道:快慢两重天
“一边是空无一车的公交专用道,一边是大量**车挤在两条车道上……”“高峰时间看着空荡的公交专用道和拥挤的社会车辆线路……”网友“@花开半夏夜尤伤”和“@行者无疆2069”在微博发出这样的感叹,“@花开半夏夜尤伤”还配发公交车专用道“空空如也”、社会车道“车满为患”的照片。在微博上,有不少此类声音。
自从*批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后,一些社会车司机抱怨“更堵了”。赵先生平时开**车上下班,常经过解放南路富裕广场附近,他向记者反映:“公交专用道上不是老有公交车。那条道就那么空着、闲着,我们小车在这边排得密密麻麻,纹丝不动。高峰时段上下班本来就堵,公交专用道还不能占,等于在原有道路资源上,又切下去一条道,可不更堵了嘛!”
10月20日(周一)早高峰时段,记者在大沽南路由东向西方向土城站附近,见到了赵先生以及网友所说的类似情况:三条普通车道上已压车几百米,公交专用道上相对清静。
但公交车司机黄师傅则对这种“两重天”状况持肯定看法:“现在本来就提倡坐公交车出行,自从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后,我们也听说很多社会车司机反映马路堵得更厉害了,特别是早晚高峰公交专用时段。我觉得这事吧,其实就是要让开小车的人认同一个理——开小车就是堵,坐公交车顺畅!现在不也都号召大伙儿坐公交车嘛,这样一来,自然不就把一部分利用**车、出租车出行的群体吸引到公交车上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