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英国大学新生报到的季节。别看印象里西方家庭似乎更注意锻炼子女的*立自主,但我看爱子心切是全世界不变的道理,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坎特伯雷这个小城市的各个街巷随时可见父母带着稚气未脱的子女熟悉当地情况。他们或是专程送子女上大学,或是在**个周末赶来探望,但少不了带子女试吃各种餐馆,逛街购物,观光景点。各种*立艺人抓住时机用拿手技艺吸引看客,街头巷尾欢快喧闹的演奏不绝于耳,美食与手工艺小贩也把摊位布置得格外琳琅诱人拼*生意。不知道十七八岁的学生们初次踏上大学之旅是什么感觉,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因为热情慷慨的老爸老妈们的驾临,似乎圣诞节都提前到来啦!
新生季期间,家长比学生还忙活似乎是英国的一种普遍现象,不然*近“是否应该亲自送孩子上大学报道”这件事就不会成为BBC广播里的热门话题。鉴于近年来从择校到上大学这件事在英国越来越从“个人选择”变成为全家参与的“集体项目”,自然社会上也就逐渐有声音开始提醒这些“溺爱”对大学生的影响。
比如前一阵广播里就采访到一位呼吁家长“放手”的女活动家,她也是一位母亲,不过她的女儿上大学她只送到家门口,连去*车站也要女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让我惊讶的是,她特意提出反对家长因担心子女伙食不好,而定期去学校“探班”甚至变相陪读的行为(看来这是父母的“通病”呀)!她的理由也有趣,其逻辑对我们很多国内的听众来说,都会觉得很熟悉:“我们那一代父母从没有管过我们啊,刚上大学不会做饭,我们不都是吃方便面过来的,而‘饿’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要主动去学做饭了。如果家长老是无偿提供小灶,年轻人永远学不会照料自己的饮食呀!” 听着这位英国母亲在广播里高声力辩“自理能力是要饿出来”的道理,我不由大笑,可见英国也有“虎妈”呀!
英国很多小企业可是很支持这种“虎”派言论,因为父母越放手,商机就越多。有的公司几年前就推出了“综合生存包裹”,里面按照购买等级的不同,分装了从文具、速食品到针线盒等各种新生想得到或想不到的生活必需品,以帮助他们度过*立生活的**关。还有的公司已经开始了专门面向大一新生的简单烹饪培训。对此商家的解释似乎也颇有道理:现代生活这么忙碌,家长本身也未必精通做饭之道,因此与其依赖家里人,不如倡导大学生将人生*立课分门别类地“外包”给职业人士,从一开始就能优化**。看来长大成人这件事现在也比拼起了专业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