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津自贸区即将落地,滨海新区日前推出一套多语种《外商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操作指引》(以下简称《登记指引》),并在部分行政审批窗口免费对外发放,服务自贸区建设。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登记指引》共分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日文、韩文共五种语言版本,很多在此办事的企业负责人不停地翻看。“这套文件内容丰富,操作指引一目了然,工商人员据此操作,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一企业负责人说。
“天津自贸区成立后,将有大量企业进驻,推出多语种《登记指引》等文件,就是服务于自贸区建设。”滨海新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新区外资企业势头向好,仅今年1月至11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9.4亿美元,增长12.1%。但在工商登记时由于语言不通,往往会造成企业对审批事项不够了解,常需要多次往返的情况出现。为此,编印简体及繁体中文,以及英文、日文、韩文多种语言版本的《登记指引》,内容囊括从企业设立登记、项目变更,到办理注销所需的全部要件规范。不仅有效满足了外国投资者在新区办理工商登记、注销业务的指导需求,同时还有助于统一业务受理标准,规范行政行为。
另外,记者获悉,市地税局重新布局滨海新区税收征管范围。截至目前,已为1.2万余户纳税人办理了迁转手续。
滨海新区近段时期还在知识产权保护、律师服务等多领域改革创新,区域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程度得到不断优化,为自贸区方案落地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