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设“多元文化美丽河西”

2014-11-05来源 : 互联网

河西区是天津市级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创意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区,是天津市**交往、 外事接待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河西区着力打造“多元文化城区”, 文化工作成为河西区的亮点、 品牌和优势,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 荣获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2013年9月, 河西区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创建资格。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区域发展的内在品质,成为河西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河西区作为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 具有良好的公共文化基础, 历经“十五”时期文化博览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大区和“十二五”时期多元文化城区的文化发展历程。自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创建资格以来,河西区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建设在区委、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各项创建工作蓬勃开展,形成了“党委、**统一**,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体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善之区、*善文化建设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础

随着河西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百姓发现自己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选择,可以到家门口的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交流书画知识、排练节目,可以到各大文化场馆观看不同类型的演出,还可以到身边的“津城书吧”享受阅读乐趣等,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河西区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 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162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94万。作为天津中心城区之一, 河西区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11个市级文艺院团中有10个在河西区,9个市属文化场馆全部坐落在河西区,5个市属文化产业集团、12个演出场馆、9个会展设施聚集河西,年均开展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共计2000余场,接待观众60余万人次,工作、生活在河西区的文学艺术界人士占全市的20%以上。2012年,天津市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天津大剧院齐聚河西,成为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也让河西百姓享受到了更加丰富、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

借助天津“美丽河西,*善之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河西区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筑牢创建**区的设施基础,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百姓乐享实惠。

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河西区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区文化中心内现有区文化馆、 图书馆以及少儿图书馆,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个、社区文体活动室162个、津城书吧51个、公园26个、文化广场38个、驻区单位文化场馆22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社区文体活动室覆盖率100%,文化馆(站)、图书馆、少儿图书馆、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利用率达90%,为河西百姓提供了更加**、便利、均等的文化服务。

在此基础上, 河西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物力和财力资源,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度,投资4亿元建设区新文化中心,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届时区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剧场等场馆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使其成为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的重要平台,预计2015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 区财政投入260余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目前13个街道全部建有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各社区文体活动室也在进一步提升改造当中,配套建设有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点、电子阅览室以及文体活动设施等。

为让全区百姓享受到更加便利、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河西区将进一步统筹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资源配置,建设以区级文化场馆为主体,以街道社区文化阵地为基础,以驻区文化场馆为补充的布局合理、门类齐全、服务**、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化。

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7月4日至8月底, 河西区西岸广场演出季在全区范围内精彩上演,节目由来自市级文化院团的文化志愿者、区文艺骨干及广大文化爱好者共同编排、演出,其中既有在天津市大剧院的高品质演出,也有在区文化中心的消暑纳凉晚会,还有到各街道社区搭台的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整个演出季共演出30场,惠及百姓过万人,受到了全区百姓的一致欢迎。

近年来,河西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社会性、群众性、自发性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长年不断,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场次不断增加、活动影响不断扩大,打造了五大群众文化活动系列等品牌性和规模性的群文活动。

2010年,河西区联合社会力量,多方投入,对区内**群众文化表演团体进行优化配置,创建了西岸艺术团。自组建以来,艺术团开展赴部队、学校、工厂、社区等场所的专业文艺演出过百场,受到了河西百姓的欢迎和好评,成为群众文化的一张名片。西岸艺术团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了河西区西岸文化品牌的发展,借助文化传播,“西岸”成为河西文化的一个标志,其品牌效应已享誉全市、辐射全国。相继开发了西岸艺术馆、西岸相声会馆、西岸金逸影城、西岸伊青唱片等文化实体,西岸艺术节、西岸图书节、西岸文化大讲坛、西岸社区文化擂台赛、西岸图书漂流、西岸西洋器乐大赛、西岸剪纸艺术展、“麦SHOW西岸”青年歌手大赛等极具影响力的系列文化活动形成了常态化的运作模式。从2013年开始,连续举办两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2014年的第二届戏剧展中,在原有舞台剧演出基础上,增添了连台戏、儿童剧、歌舞剧等戏剧形式,演出持续一个月,游本昌、殷桃、蒋雯丽、剧雪等名角先后登台献艺,为全市、全区百姓献上了多道文化大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西岸品牌的影响力。

在西岸品牌的引领下,河西区13个街道积极培育品牌,发挥街道、社区的文化优势,形成一街一特色,一居一品牌,“邻居节”“安居节”“民俗文化节”“红色氧吧”“书韵飘香”等活动具有鲜明区域特色,深受市民认可和欢迎。在“西岸”品牌的带动下,河西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西岸”品牌文化的各项活动中,极大提升了群众文化品位。截至目前,河西区共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500场,受益群众30余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文化3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机制65,快乐在河西”。

行走在河西区宽阔整洁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的宣传海报,只要拿起手机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关注“西岸文化”微信订阅号,了解全区文化信息。除此之外,登录天津河西区文化局官方微博,就可及时了解河西区创建**区的进展以及文化活动等内容,还可以对各类文化活动进行评价,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河西区委、区**高度重视创建**区工作,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工作报告,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组织**机制,成立了由天津市文广局局长、区四套班子主要**为组长,6名区级分管**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下辖综合协调、宣传信息、设施建设、活动创建4个办公室, 定期召开**小组例会、办公室联席会研究创建工作。围绕创建规划和选定的研究课题,出台了《河西区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办法》、《河西区鼓励和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的实施办法》、《河西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办法》等制度机制,为全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创建**区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河西区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需求反馈与回应机制建设为特色, 积极建设通过手机、网络终端等现代传播方式获取公共文化信息的数字化内容, 探索利用微博、微信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系统,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制度化,河西区把五大群众文化活动系列、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及文化人才奖励、公共文化设施后续维护和运营管理纳入区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持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常态化和持续性。保证公共文化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一般支出增长速度,人均文化事业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013年至2015年,河西区财政投入6亿元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公共文化交流、公共文化科技发展、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其中,专门设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创建专项资金600万元,专款专用,****区创建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设立2亿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资金,分5年投入文化领域, 优先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或冠名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拓宽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空间。

按照创建工作规划,到2015年,河西区将建成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创建标准全面达标、特色**服务提高标准为基础,以群众需求反馈及快速回应机制建设为特点,以服务效能提高为目标,构建起符合群众需求与期待,具有河西特色,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效能显著、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标签: 天津 河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