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昨天,一款全部由铜丝制作而成的清明上河图亮相正在津举行的2014中国**矿业大会。渤海早报记者了解到,该作品由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200余名学子历时两年多,接力全手工用铜丝粘贴制作而成,这幅“亮光闪闪”的长卷吸引了中外嘉宾的目光。
在梅江会展中心N5厅内,很多参会嘉宾都惊呼正在展出的铜丝制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长30米,高0.9米,由50块木制画板拼接而成。据悉,铜丝装饰画是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有的课程,全国只此一家。2012年时,系主任张剑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由一届所有学生共同来完成一部大型铜丝画作品,用金属来展现清明上河图这一中华瑰宝。于是,该专业约90名大二同学全员上阵,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放大三倍多,分段在木板上临摹,仅临摹画作就用时半个多月。从2012年10月起,同学们正式粘贴铜丝,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工程,由于一届同学的专业课是半年,无法完成全部铜丝画,下一届学生又接力跟上。
该校艺术设计专业2011级毕业生邢康瑞一直参与该画作,从大二一直到自己毕业,也是团队的负责同学,他告诉记者,大家选择的是电线里的铜丝,*初只有直径1.5毫米和2.5毫米两种铜丝可以选用,后来增加到5种,*细的0.7毫米铜丝用来展现河里的波纹,建筑里的橱窗、板凳以及人物等,2.5 毫米的铜丝用来制作各种大树。邢康瑞表示,*难的要数“画”人物,连衣服上的衣褶都要展现,差不多一个小时能完成一个,整部长卷中有500多个人物。
2011级学子做了**性的尝试,有些地方大家不满意,邢康瑞等又带领2012级学生,将不完善的地方用钳子拽下来,几乎全部重新粘贴。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画作基本完成,暑期又完成了上色,铜丝制30米清明上河图长卷终于完工。
去年,8块铜丝制清明上河图就在矿业大会上初步亮相,业内就保守估计价值超过**元人民币。邢康瑞等人还准备为这幅长卷申请**和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