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身体健康,先要“管住嘴”,把好饮食关,这是各国医学**公认的健康管理理念。不过,面对种种美食的诱惑,人们常常不能自已,这也导致**肥胖率呈现上升态势,“吃出来的”疾病越来越多。为此,各国**都在想办法帮民众“管住嘴”,吃得营养健康。
美国:量身定制“我的餐盘”
作为一个肥胖大国,美国人深知“管住嘴”的重要性。为了帮百姓科学饮食,美国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制定膳食指南,并逐步进行改善。还设立了专门的网站帮人们量身定制饮食方案,管理饮食。
2005年,美国农业部推出“我的金字塔”个性化膳食指南网页。打开它,输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个针对个人的营养指南就会以金字塔的形式出现,其中包括一日三餐应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各种营养的量,**的蔬菜谷物种类等。这个个性化的饮食指导一经推出,就深受民众欢迎。
2011年6月2日,美国农业部用“我的餐盘”代替了“我的金字塔”,以餐盘的形式继续帮使用者“管住嘴”。“我的餐盘”更加直观,也更容易操作。盘子分成4块,左侧两块分别是水果和蔬菜,右侧两块分别是谷物和蛋白质。盘子右上角是一个蓝色小盘子,标注“乳制品”。
除了膳食指导,美国在帮助百姓“管住嘴”方面还有很多举措,如要求餐馆在菜单上标注食物热量,开发了上千种饮食的应用软件。美国**夫人还对全美**学校午餐进行了一次改革,所有孩子都要吃营养午餐,禁止出现垃圾饮料。
德国:大力**“少肉套餐”
德国人做事严谨,在吃的方面也毫不马虎。德**养学会早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制定膳食指南。目前使用的是三维锥子图像的模式,分为六个层次。锥体上标有红绿灯指示的食物,*底层是水,往上依次是谷物、果蔬、奶制品和脂肪甜食。底层的东西可多吃,越往上越要少吃。
记者发现,严谨的德国人会把指南贴在厨房里,提示自己要吃得健康营养。实际上,膳食指南只是德国帮百姓“管住嘴”的一部分,其他的措施还有不少。比如,德国销售的食品包装上都有详细的成分表,必须标注热量、盐、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饱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生产商还要自愿标注热量、盐、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单日建议摄入量”。此外,德国还大力推行“生态食品”、“食品红绿灯”等八大德国**食品标志。
此外,德国**机构、企业推行“少肉套餐”。这些机构都有营养师进行配餐,把每人每周摄取的肉类控制在450克以下,员工可以在网上查阅一周的菜单。